第22话中沙泽当了一回丙丙的老师,教了他几个法术,包括传送阵和剑息术。前面沙泽监视龙宫时也用过传送阵,第24话丙丙利用升气术和传送阵逃脱了苏公和四大金卫的抓捕,我仔细看了传送阵的图案后,觉得这个图案不一般,后面也许还会出现类似的图案,所以本文就重点探讨一下这个传送阵图案。



这个传送阵图案包括两部分,外围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文王八卦方位图,中间是朱雀图。一般的八卦图中间都是黑白阴阳鱼图。这个传送阵图没有用阴阳鱼而是用了朱雀,我觉得应该有特殊含义。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有四方神兽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一次传送阵用了朱雀,说不定后面还有别的阵法会用到其他三种神兽。想到这里,我突然冒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到时候用于打开狂暴之渊禁制的阵法会不会就用青龙?也就是丙丙这条青龙?以狂暴之渊的设定,想要打开此禁制必定需要施以非常阵法,传送阵只不过用的是朱雀图案而已,但是丙丙可是一条活青龙啊,所以丙丙必定会以其青龙身份搞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破解阵法,想想都有点激动呢。
从上面的两个图对比可以看出漫画里的这个文王八卦图的方位和地理方位是一致的,也就是遵循了上南下北、左西右东的方位顺序。但是古代的文王八卦图的方位却正好与地理方位相反,这是为何呢?这个原因就在于物质世界是内心的镜像,所以它是反的。就像你照镜子,如果自己这边为阳,那么另一边就为阴,阴阳两者互为镜像。所以严格来说李老师这个八卦图并不是正真的文王八卦方位图,他是把文王八卦方位图旋转了180度,所以就与地理方位一致了。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上图中沙泽站的石头挡住了部分图案,可能导致看得不太清楚,那么在结合丙丙即将进入传送阵那张图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说到文王八卦图就必须要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筮术典籍《周易》。《周易》即《易经》,最早成书于西周,是一部充满深刻思想的哲学用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该书所蕴含的丰富哲理使得历代学者对其潜心探究,从而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易学。《周易》在战国时期融汇了阴阳学说,两汉时又接纳了五行学说,但其核心则是儒家思想的传统。所以,随着易学的发展,《周易》逐渐演变为三支即儒家易、筮术易和道家易。《周易》也由最早的筮书变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成为官方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被誉为六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里八卦图有两个: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依据八卦方位和次序不同,其含义和用途亦各不相同。先天八卦图相传为伏羲所作,后天八卦图为周文王所作,故又称为文王八卦图。文王八卦图又包括文王八卦方位图和文王八卦次序图。这两种图中的八卦排列顺序是不一致的,这是为何呢?据孔子说,后天八卦方位图是为了方便“布散用事”,意思就是说,在文王那里本来有一个八卦的天然次序,为了人们应用方便,又设计出了一个八卦方位图来。它一方面表示出入卦的方位,另一方面又表示出八卦所代表的时间。这就非常方便于人们依据此方位图来判断当事人现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时间,类似于现代的卫星定位作用和时钟作用。而漫画中传送阵用的就是文王八卦方位图。这大概就是沙泽的传送阵能做到定时、定向、定点传送的奥妙所在。不得不佩服李老师的设计。
《易经•系辞传》中讲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阐明了八卦的由来和应用。 太极指元气,两仪即天地阴阳,四象则表示四时四方,这就引出来八卦图的作用。简单概括就是以下三个作用。
第一,地图作用。正所谓四面八方,八卦图中每卦表征一个方向,我们的原始祖先能把方向“精准”到八方,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第二,日历作用。八卦图中的每一卦表征八节中的一个节。祖先从植物的成熟到死亡认识了“年”,从冬夏认识了一年分为冷热“两段”,从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周期性耕作中认识了四季,然后进一步认知了“八节”等等。
第三,预测作用。古代战争频繁,开战前统治者都会占卜问卦预测吉凶。甚至是出趟远门、做趟生意之类的生活事件,人们也喜欢卜卦一番以确保诸事顺利。
八卦自创建以来,经过长期的使用和推演,它成为了占卜的重要工具。其实八卦学说即使是在现代,仍有它的可取之处,甚至还在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在长期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比如纷繁的交战和恐怖的自然灾害等等,我们发现除了肉眼可见的阴晴圆缺、风雨雷电等,天地之间还有肉眼看不到的一些无形的力量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劳作。就如同电流、磁场、电波、红外线等等一样,但它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无形的“神力”,古人称之为“气”,我们今天称之为宇宙波,以及现在我们也搞不清的各种来自宇宙的辐射。为什么我们今天双方对垒的竞技性球类体育比赛项目,会要求上半场和下半场交换场地?大家都知道就是为了公平,但是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么做才会显示公平呢?其实就是公认冥冥之中有一种无形的“气”在不同时空会对人类的活动产生影响。
这并不是迷信,这是真正存在的东西,只是我们迄今为止还没有弄明白,现在的我们就是后人眼中的“古人”。未知的领域激发着人类不断的探索和前进。
之所以讲到这些,是因为漫画剧情发展到现在,从前面出现过的截教牢门结界的设计,丙丙所练的大、小周天功和研读的经书,沙泽的剑息术和传送阵的八卦图及朱雀图,二哥的升气术,等等无不在提示这部作品蕴含着浓浓的道教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细想起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当下却鲜有作品能深入挖掘和用心打磨。能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者寥寥。对此,我一直深感痛惜。文化传承不是靠喊口号就行的,更不是靠枯燥无味的灌输,灌输十次不如讲一个生动优美的故事更让人印象深刻,故事讲得好,不用你灌输,我会自己去挖掘故事背后的东西,我会自己去体会、去理解你要表达的思想。思想只有融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才会潜移默化的被接受。
虽然我这篇文写得不咋地,但是我查找和阅读了将近40篇文献,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我感叹古人的智慧,感叹中华文化竟是如此的优秀,而以前我从未有过这么深的感触。当我知道《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竟然暗含了文王八卦图后,当我发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五位暗含着相生相克的五行结构,《三国演义》《水浒传》《三侠五义》《东游记》等等优秀的著作都蕴含着某些易学思想,我深深的明白了名著不愧是名著,值得被研读被传颂。这都是作者怀着家国天下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大义思想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作品,怎能不传世呢?
时间会洗涤掉毫无价值的东西,历史会冲刷掉时代的毒瘤。《敖丙传》不仅仅是一部漫画,它可以走得更远。
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0/300字 发布
热门
展开更多热评
最新
展开更多评论
触底啦~
第一个发表评论呦~